- 04-29永远要宽恕众生
- 04-28起心动念,诸佛菩萨都看得清
- 04-18二元观
- 04-13把现在的所作所为变成以后快
- 04-10快乐来自于调伏自己
心地清明,就能谨慎地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从而更能感恩生命、温暖彼此。
采访:您说过,很多问题的根源是由不负责任造成。以前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自己要负责,实际上也只能由自己负责,迟早要报,所以如果还有可能,一定要努力弥补。这样的自爱也意味着自信。而现在的人们似乎缺乏这种意识,以为造成伤害和损失后,可以若无其事地走开,没有惭愧,无所畏惧。人常说:“人要学会爱自己。”然而,很多人所理解的“爱自己”只是增加对自己的执着罢了。“放下执著不是一句空话。很多时候,肯吃亏才能学会放下。” 另一个要求是,“守住内心的良善”。谈到自律时您说,自律主要关乎个人修养。越是在文明、法治的社会中,自律与惩恶扬善越不矛盾。 文明和法治,这些是自爱、自律的必然条件吗?那么如果没有文明和法治的保障,人丧失根本的信心,最近看到不少因为个人没有得到公平对待而报复社会滥杀无辜的举动,这些矛盾如何解决呢? 希阿荣博上师开示: 两者是互为条件的。在一个大家都为所欲为、不顾后果、“我”总有理的社会里,建立法治很难,而没有法治的保障,人就会因为严重缺乏安全感而更加只顾眼前,试图用生硬和残忍来保护自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我不是社会问题专家,对此也没有深入的思考,不过我想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从自己、从细微处着手,现在就开始,反省和改变,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虽然建立制度将更为高效地解决问题,但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它需要很多人的觉醒和努力。在推动建立制度的同时,我们不要放弃个人层面的帮助、改变。很多极端的行为在爆发前,其实有无数的机会可以去改变它的缘起。这些机会在你我手里。 |
心地清明,就能谨慎地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从而更能感恩生命、温暖彼此。